首页 > 动态 > 严选问答 >

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

2025-10-29 09:31:52

问题描述:

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,卡到怀疑人生,求给个解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9 09:31:52

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】《资治通鉴》是中国古代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史书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,历时19年完成。全书共294卷,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,内容详实、结构严谨,被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《离骚》”。然而,尽管它在学术界和历史研究中具有极高的价值,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,阅读《资治通鉴》并不一定适合。

以下是对“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《资治通鉴》”的总结分析:

一、内容复杂,理解难度大

《资治通鉴》采用的是文言文写作,语言古奥,对现代读者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困难。即便是有一定古文基础的人,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逐字逐句地研读和翻译。

项目 内容
文言文 全书为文言文写成,现代人阅读门槛高
史料繁多 记载内容广泛,信息量大,不易消化
人物众多 涉及历史人物众多,容易混淆

二、阅读目的与现实脱节

《资治通鉴》的编纂目的是为了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主要服务于政治和军事决策者,而非普通大众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其内容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,难以从中获得直接的实用价值。

项目 内容
编纂目的 为统治者提供治国参考,非大众读物
现实关联 历史事件与现代生活联系不紧密
实用性低 对个人成长或日常决策帮助有限

三、阅读成本高,时间投入大

《资治通鉴》篇幅庞大,若想全面阅读,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。对于工作繁忙、时间有限的普通人来说,这种长期投入并不现实。

项目 内容
篇幅巨大 294卷,相当于现代数百万字
阅读周期长 无法短时间内完成通读
精力消耗大 需要高度专注与耐心

四、易引发误解或过度解读

由于《资治通鉴》是历史著作,但其叙述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和道德评判。普通人若缺乏历史背景知识,容易产生误解,甚至被其中的观点误导。

项目 内容
主观性强 司马光的立场影响叙事风格
道德评判 常以道德标准评价历史人物
易误读 缺乏背景知识者可能曲解内容

五、更适合专业研究者或历史爱好者

《资治通鉴》更适合那些对历史有浓厚兴趣、具备一定古文功底或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士。对于一般读者而言,可以选择更通俗的历史读物来了解历史。

项目 内容
目标读者 历史研究者、古文爱好者
替代选择 通俗历史书籍、纪录片、历史类APP
教育意义 对专业学习有帮助,对大众意义有限

总结表格:

问题 分析
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《资治通鉴》? 内容复杂、阅读门槛高、现实关联弱、阅读成本大、易误读、更适合专业人士
是否完全不能读? 不建议作为日常阅读,但可作为兴趣拓展或深入学习工具
推荐替代方式 选择通俗历史读物、观看历史纪录片、使用现代历史类APP等

综上所述,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,但并非适合所有人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选择更贴近生活的历史读物,也许更能激发兴趣并获得实际收获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