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含有 雁的古诗有哪些】“雁”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,常被用来寄托思乡、离别、孤独、远行等情感。许多诗人借“雁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以下是一些含有“雁”的古诗及其出处与简要赏析,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“雁”在古诗中的运用。
一、
在中国古代诗歌中,“雁”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物,更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。古人常用“雁”来比喻书信、归期、旅途、孤独等情感。尤其在唐代,大量诗人如王维、杜甫、李商隐等都曾在作品中使用“雁”这一意象。通过这些诗句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、对人生漂泊的感叹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。
二、含有“雁”的古诗一览表
序号 | 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简要赏析 |
1 | “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” | 《春江花月夜》 | 张若虚 | 描写月夜江景,借“鸿雁”表现时空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。 |
2 | “孤鸿号外野,翔鸟鸣北林。” | 《咏怀诗》 | 阮籍 | 表现孤寂之情,以“孤鸿”象征孤独无依的处境。 |
3 | “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” | 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 | 李清照 | 借“雁”传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 |
4 | “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” | 《使至塞上》 | 王维 | 用“归雁”表达边塞之行的苍凉与对家乡的怀念。 |
5 | “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” | 《声声慢》 | 李清照 | “雁”作为旧时相识的象征,引发对往事的追忆。 |
6 | “孤雁不饮啄,飞鸣声念群。” | 《孤雁》 | 杜甫 | 表达对战乱中离散亲人的心痛与期盼。 |
7 | “千里共婵娟,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 |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| 苏轼 | 虽未直接出现“雁”,但“雁”常与“月”并用,表达思亲之情。 |
8 | 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” | 《使至塞上》 | 王维 | 虽未直接写“雁”,但“孤烟”与“雁”意象相似,渲染边塞苍茫。 |
9 | “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” | 《一剪梅》 | 李清照 | 再次提到“雁”,强调书信往来与相思之情。 |
10 | “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。” | 《滕王阁序》 | 王勃 | 以“雁阵”点出季节变化,增添诗意与哀愁。 |
三、结语
“雁”在古诗中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。从王维的“归雁入胡天”到李清照的“雁字回时”,无不体现出诗人对人生、家国、情感的深刻思考。通过这些诗句,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古诗的语言之美,更能感受到古人对“雁”这一意象的独特理解与情感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