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指什么节气】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。其中“露从今夜白”一句,与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白露”密切相关。
一、总结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出自杜甫诗句,其中“露从今夜白”指的是白露节气。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,昼夜温差加大,晨露增多。
二、相关节气信息表
节气名称 | 时间(公历) | 特点 | 诗词引用 | 意义 |
白露 | 9月7日/8日 | 气温下降,昼夜温差大,晨露增多 | “露从今夜白” | 表示天气转凉,进入秋季中后期,农作物成熟,秋收秋种开始 |
三、节气解析
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,排在立秋、处暑之后,寒露之前。此时,太阳到达黄经165度,气温逐渐降低,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水,常见于清晨的草木上,因此得名“白露”。
古人常以“白露”为界,区分夏秋季节的变化。白露之后,天气更加干燥,昼夜温差明显,适合进行秋收秋种,也是养生调养的好时节。
四、诗句出处与背景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出自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:
> 戍鼓断人行,边秋一雁声。
> 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> 有弟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
> 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,杜甫因战乱与弟弟失散,借月抒怀,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。诗中“露从今夜白”不仅描写了自然现象,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,与白露节气紧密相关。
五、结语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不仅是优美的诗句,也暗含了节气的变化。其中“露从今夜白”正是指向白露节气,象征着秋季的深入与天气的转变。通过理解这句诗与节气的关系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诗意情怀,也能更好地把握四季更迭的自然规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