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朝三暮四中的朝是什么意思】“朝三暮四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,原意是早上给三个,晚上给四个,后来用来比喻反复无常、善变或行为不一致。但很多人对其中的“朝”字含义并不清楚,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。
一、
“朝三暮四”中的“朝”指的是“早晨”,与“暮”相对,表示时间上的早晚。“朝三”即早上给三个,“暮四”即晚上给四个,原本是描述一种分配方式,后来引申为行为多变、缺乏原则的意思。
在现代语境中,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立场不坚定、态度反复的人,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。
二、表格展示
字词 | 含义 | 出处 | 引申意义 | 现代用法 |
朝 | 早晨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 | 表示时间 | 指一天的开始 |
暮 | 傍晚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 | 表示时间 | 指一天的结束 |
朝三暮四 | 早上给三个,晚上给四个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 | 行为反复、善变 | 批评人不守承诺、立场不稳 |
三、延伸说明
“朝三暮四”最早出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,讲述的是一个养猴人的故事:他每天早上给猴子三个果子,晚上给四个,猴子很生气;后来改为早上四个,晚上三个,猴子就高兴了。其实总数还是七个,只是分配方式不同。庄子借此讽刺人们执着于形式而忽视本质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朝三暮四”已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,而是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人做事没有原则、容易动摇,甚至有欺骗的意味。
四、结语
“朝三暮四”中的“朝”是指“早晨”,整个成语原本描述的是分配果子的方式,后演变为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,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坚守原则,避免反复无常。理解其字面和引申含义,有助于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