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咄咄逼人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咄咄逼人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行为态度强硬、气势汹汹,让人感到压力和不安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,尤其在描述人际交往中的强势表现时非常贴切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咄咄逼人 |
拼音 | duō duō bī rén |
出处 | 出自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王右军与王敬仁书曰:‘此君有才,然不可用也。’谢安谓王右军曰:‘此君咄咄逼人。’” |
本义 | 形容人说话或行动气势凌人,使人难以承受 |
引申义 | 也可用来形容某种氛围或环境令人感到压迫感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,也可用于描述气氛 |
情感色彩 | 贬义词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咄咄逼人”中的“咄咄”是拟声词,表示急促的语气,如“咄!咄!”;“逼人”则是指对人施加压力。整体来看,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说话声音大、态度强硬,给人一种被逼迫的感觉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咄咄逼人”不仅用于描述人的言行举止,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环境或情况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。例如,在职场中,一个上司如果经常对下属提出苛刻的要求,甚至带有威胁性,就可以说是“咄咄逼人”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威胁、威逼、盛气凌人、咄咄怪事(引申义) |
反义词 | 温和、谦逊、委婉、退让 |
四、使用示例
1. 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,让人很难接受。
2. 面对对方咄咄逼人的态度,她选择沉默应对。
3. 这个项目的进度安排太过咄咄逼人,根本无法按时完成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“咄咄逼人”多用于贬义,使用时需注意语境。
-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长辈、上级的描述,以免显得不礼貌。
- 在写作中,可适当替换为“态度强硬”、“气势汹汹”等表达,以增强语言的多样性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咄咄逼人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化和情感表达。理解它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