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苏秦始将连横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苏秦始将连横》是《战国策》中的一篇重要文章,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在初期游说秦王推行“连横”策略的过程。文章通过苏秦的口才与谋略,展现了他在政治外交中的智慧和远见。文中不仅有对苏秦个人能力的描写,也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文章分为两个部分:第一部分是苏秦初次游说秦王失败的经历;第二部分则是他转而游说赵国,最终成功实现合纵策略的过程。通过对比苏秦两次游说的不同结果,文章揭示了“时势造英雄”的道理,也展示了苏秦从失败到成功的转变过程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苏秦始将连横,说秦惠王曰:“大王之国,西有巴蜀、汉中之利,北有胡貉、代马之用,南有巫山、黔中之阻,东有肴函之固。地势便利,民多精兵,此霸王之资也。” | 苏秦开始推行连横策略,游说秦惠王说:“大王的国家,西边有巴蜀和汉中之地,资源丰富;北边有胡貉和代马,适合作战;南边有巫山和黔中,地势险要;东边有肴山和函谷关,易守难攻。地势优越,百姓精锐,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。” |
秦王曰:“寡人闻之,‘以地事秦者,皆安于其位’。今先生欲以天下之大,而为一人之谋,不亦难乎?” | 秦王说:“我听说‘用土地侍奉秦国的人,都能安稳地居于高位’。现在先生想用整个天下来为一个人谋划,不是太困难了吗?” |
苏秦对曰:“臣闻之,‘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’。今大王之国,虽强,然其民多好逸乐,少习战事,若一旦有变,何以御之?” | 苏秦回答说:“我听说‘聪明人多次考虑,必然有一次失误;愚蠢人多次考虑,也会有一次正确’。如今大王的国家虽然强大,但百姓大多喜欢安逸,很少练习战斗,如果一旦发生变故,如何应对?” |
秦王不悦,苏秦出。 | 秦王不高兴,苏秦离开了。 |
后说赵王曰:“夫天下之士,未尝不欲为秦所用也。今大王之国,地广人众,兵强马壮,诚能合纵以抗秦,则天下莫敢不从。” | 后来苏秦游说赵王说:“天下的士人,没有不想被秦国所用的。现在大王的国家,地广人多,兵力强盛,如果能联合六国共同抗秦,那么天下没有人敢不服从。” |
赵王曰:“善!”遂拜苏秦为相,合纵以抗秦。 | 赵王说:“好!”于是任命苏秦为相,联合六国对抗秦国。 |
三、结语
《苏秦始将连横》不仅是一篇历史文献,更是一部展现古代政治智慧的经典之作。苏秦从失败中吸取教训,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,成功实现了合纵策略,改变了战国格局。这篇文章提醒我们,面对挫折不应轻易放弃,而应不断调整思路,寻找新的出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