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奉天省是什么意思】“奉天省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曾经存在的省份名称,主要存在于清末至民国初期。它位于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,是当时东北三省之一(另外两个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)。了解“奉天省”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变迁。
一、
“奉天省”这一名称源于清朝时期,意为“奉行天命”,象征皇权的正统性。该省设立于1907年,由原来的盛京将军辖区改设而成,是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加强管理的重要举措。奉天省的行政中心为沈阳,现为辽宁省省会。
在民国时期,奉天省继续存在,但随着时代发展,其名称逐渐被“辽宁省”所取代。1929年,奉天省更名为辽宁省,标志着这一历史名称的结束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奉天省 |
设立时间 | 1907年(清末) |
更名时间 | 1929年(民国时期) |
现在对应地区 | 辽宁省(包括沈阳等城市) |
行政中心 | 沈阳(现为辽宁省会) |
历史背景 | 清朝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而设立 |
名称含义 | “奉行天命”,体现皇权正统性 |
存在时期 | 清末至民国初期 |
其他名称 | 曾称“奉天”、“盛京” |
三、小结
“奉天省”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行政区划名称,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与地理的演变过程。虽然如今已不再使用,但它在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。通过了解“奉天省”的来龙去脉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