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嗤之以鼻是什么意思?】“嗤之以鼻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轻蔑、不屑一顾的态度。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繁,在写作和口语中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高傲或看不起的情绪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嗤 | 表示冷笑、讥笑的声音 |
之 | 指代前面提到的人或事 |
以鼻 | 用鼻子发出声音,表示轻蔑 |
整体意思是:用鼻子发出冷笑,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与鄙视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(王)莽曰:‘吾不为已甚矣。’公孙禄曰:‘今若此,岂可得已?’莽曰:‘吾亦知其不可得已,然吾欲以道义化之,非以力胜也。’公孙禄曰:‘今民皆嗤之以鼻。’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轻视态度 |
近义词 | 轻视、不屑、冷笑、瞧不起 |
反义词 | 尊重、敬佩、重视、看重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对错误观点的否定 | “他对这种无稽之谈嗤之以鼻。” |
表达对某人的不满 | “她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,根本不屑一顾。” |
描述他人态度 | “老板对他的提议嗤之以鼻,根本没当回事。” |
四、注意事项
1. 语气较强: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,使用时要注意语境。
2. 避免滥用:不要在不恰当的场合随意使用,以免显得不够礼貌。
3. 适合书面语:虽然可以用于口语,但在正式场合更常见于书面表达。
五、总结
“嗤之以鼻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轻视或不屑。它不仅表达了说话者的态度,还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。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含义 | 对某人或某事的轻蔑、不屑 |
出处 | 《汉书·王莽传》 |
使用场景 | 正式或书面语中表达轻视 |
注意事项 | 语气较强,需注意语境 |
如你还有其他成语想了解,欢迎继续提问!